淺談食品膠的定義以及名字的由來
食品膠(food gums)通常是指溶解于水中,并在一定條件下能充分水化形成黏稠、滑膩或膠 凍液的大分子物質(zhì) .在加工食品中可以起到提供增稠、增黏、黏附力、凝膠形成能力、硬度、脆性、緊密度、穩(wěn)定乳化、懸濁體等作用,使食品獲得所需要各種形狀和硬、軟、脆、黏、稠等各種口感,所以也常稱作食品增稠劑(food thickers)、增黏劑、膠凝劑(gelling agents)、穩(wěn)定劑(stabilizers)懸浮劑(suspending agents)、食用膠、膠質(zhì)等,因食品膠一般都屬親水性高分子化合物,可水化而形成高黏度的均相液,故亦稱親水膠體(hydrocolloid)、水溶膠。
食品膠命名:
食品膠是一類能提高食品黏度或形成凝膠的食品添加劑,是在食品工業(yè)中有著廣泛用途的一類重要的食品添加劑。食品膠一般具有這樣一些特性: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;在水中強烈溶脹,在一定溫度范圍內(nèi)能迅速溶解或糊化;水溶液有較大黏度,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具有非牛頓流體的性質(zhì);一部分食品膠在一定條件下可形成凝膠和薄膜。為了統(tǒng)一命名和方便起見,同時突顯其在食品中的應用,一般將其稱為“食品膠”或“食用膠”。
食品膠的功能及其使用選擇:
食品膠形成凝膠的膠凝臨界濃度、膠凝臨界溫度隨體系的pH、電解質(zhì)的存在、其他蛋白質(zhì)和多糖的存在而變化。有些食品膠體在濃度較高或在外界溫度、pH、離子、濃度等條件適宜情況下才可形成凝膠。一般說來,具有較多親水基團的多糖易形成凝膠,支鏈較多的多糖因受酸、堿、鹽影響小,不易形成凝膠,但有可能與其他膠復配形成凝膠。陰離子多糖在有電解質(zhì)存在下易形成 凝膠,通??梢蕴砑与娊赓|(zhì)和螯合劑來調(diào)節(jié)凝膠形成速度和強度。對于食品膠的膠凝機制,國內(nèi)外這方面的文獻報道不少,但還不是很清楚。膠凝現(xiàn)象一般可以簡單描述為親水膠體的長鏈分子相互交聯(lián)而形成能將液體纏繞固定在內(nèi)的三維連續(xù)式網(wǎng)絡,并由此獲得堅固嚴密的結(jié)構(gòu)以抵制外界壓力而最終能阻止體系的流動。也就是說,食品多糖膠膠凝劑通過分子鏈的交互作用形成三維網(wǎng)絡從而使水從流體轉(zhuǎn)變成能脫模的“固體”。凝膠中能包含的水分可高達99%之多,常見的食品凝膠包括果凍、布丁、膠化汽水、膠化果汁、膠化果醬、膠化牛奶、凝膠糖等。
對于淀粉及變性淀粉(化學改性膠)也是當今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種多糖。淀粉也是多糖類食品膠,一般也具有增稠、膠凝等作用,但它除去部分抗消化性淀粉外都不屬于膳食纖維,也 就是說淀粉應用于食品中不具有膳食纖維的功能,并且其含熱量很高⑶ 。乳化、穩(wěn)定性食品膠添加到食品中后,體系黏度增加,體系中的分散相不容易聚集和凝聚,因而可以使分散體系穩(wěn)定,可用于果汁飲料、啤酒泡沫、糕點裱花等食品體系的穩(wěn)定。在食品中能起乳化作用的食品膠或親水膠體并不是真正的乳化劑,作用方式也不是按照一般乳化劑的親水-親油平衡機制來完成的,而是以好幾種其他方式來發(fā)揮乳化穩(wěn)定功能,但經(jīng)常是通過增稠和增加水相黏度以阻止或減弱分散的油粒小球發(fā)生遷移和聚合傾向方式來完成的。有些食品膠,如阿拉伯膠和明膠也可以通過保護、覆蓋膠體的作用方式達到穩(wěn)定乳化的功能,即膠粒被體系吸收后在分散的小球?;蝾w粒周圍形成一覆蓋膜層,并將電荷表面均勻分配給覆膜顆粒使其相互排斥而形成分散的穩(wěn)定體系。也有一些親水膠體能起到表面活性劑的作用,可以降低體系的表面張力以達到乳化穩(wěn)定的功能。
作為被膜劑和膠囊許多食品膠可用作被膜劑,它們可被覆蓋于食品表面,可以在食品表面形成一層保護性薄膜,保護食品不受氧氣、微生物的作用,起保質(zhì)、保鮮、保香或上光等作用。例如,與食用表面活性劑或保鮮劑并用可以用于水果、蔬菜的表面以保持新鮮度,因為這樣可以防止其水分蒸發(fā)、調(diào)節(jié)呼吸作用、防止微生物侵襲及褐變;用于糖果等可防潮、防黏、賦予明亮光澤;也可生產(chǎn)可食性膜,如香腸腸衣。